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裕昆楼:繁盛过往掩不住的忧伤 [漳浦古楼堡探察记(2)]

2023-05-06 21:54:03

自省炉村东行不几公里有赵厝。“厝”,在福建语中泛指居住地,闽南则代指房屋。简单地讲,“赵厝”,可以理解成赵氏族人垒屋聚居的地方,相当于我们北方惯称的“赵村”或“赵家”。

赵厝拥有人丁两千余口,在闽南亦属较大的村落。村中族人称他们系宋太祖一支的裔孙,元初避难迁居于此。这我深信。毕竟,百家姓里荣膺首位的赵氏,无论怎么说,都有令我等泛泛之辈仰视一下的资格。

经村人指点,寻至土楼跟前,发现这应当是它的背面,偏处一隅的小便门说明了这一点。

看到周边的环境,心下便有几分不妙的感觉。

赵厝村中曾有两座土楼,按建造年代说是一明一清。明代的那座早已不存,楼名亦佚,只有资料留传,知是方形土楼,并在四个拐角各凸建角楼一座,通过射击孔以火力各护一面。又在楼外挖有护城河,听上去果然“高大上”,与其皇族身份十分相当。

另一座也是方形,即是我看到的这座“裕昆楼”,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建造工艺与先前看到的省炉“纳薰楼”相似,亦为条石与三合土混合砌筑的三层通廊式土楼,区别在于前者为圆形,而此“裕昆楼”为长方形。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裕昆楼”底层墙体砌筑使用的石材,看上去要比“纳薰楼”规范规格讲究了许多。这一点,平行砌筑的顺石还不明显,丁砌的条石截面就看得清楚多了。这个差别,既是财力的彰显,也少不了皇族气度的渲染。

除底层墙体由条石砌筑外,二、三层为三合土夯筑。整个墙体自下至上垂直规整,未有收分,外墙统为1米厚,内里分隔墙厚0.5米。这从破损的墙体截面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亦可想象当初建造时,设计工艺的考究和工匠技能的高超。

门额“裕昆楼”,上置方形“直棂窗”,又称“破子棂窗”,也是早期建筑的特征之一,建于清乾隆时期的该楼使用这个形制,揣测也有暗喻其北宋皇裔后裔身份的寓意。

“裕昆楼”三字左右,亦分别有上下款两行小字,上款“乾隆已丑年造旦”,下款“民国癸亥年重兴”。匾额下沿,两端挂有狮子、麒麟各一只,中间是仅露一头的赑屃,在负重驮着这方沉重的匾额,显得活泼有趣。

只是这方匾额的材质,看上去“水门汀”意味甚浓。

楼体平面长方形,坐北朝南,面阔28米,进深22米,南北横展各辟五开间,其中南侧当心间辟楼门,门框石材厚重,架为方形。门框侧面留有滑槽,关键时刻可自上方落下闸门。内开木门尚在,进去后特意将其转向45度,观察其门板厚度。

楼内,东西两侧各凸置一间,两侧为通道,计全楼南北共四个通道,其中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通道为楼梯间。

内部房屋垮塌严重,亦有曾随意搭建的印迹。虽说原有通廊,但已难看出整体轮廓,只余部分残存,但通过夯土墙体留有的凿孔,仍可看出通廊架构曾经环绕相通的痕迹。

目前楼内明显已弃置,看不出有人居住的迹象。

据传,建造该楼的主家早年生活困顿,后经人指点,乃出外谋生。数度碾转后,来到厦门做了水手。一次偶然的机缘,在海中救出落水的厦门镇台之妹。镇台见其英武聪慧,以为可造,遂将其妹下嫁于他。

其后,在镇台大人的倾力提携下,水手很快成为一方船户首领,财源滚滚自不必说,乃回乡建造了此楼。

这类传说姑且听之,但当初有能力建造此楼者,显见绝非等闲之辈。但眼前看到的情形,相信任何人都不免心生忧伤

古民居是我国古建筑长廊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品类,各类古建筑则是我国古建筑文化的物化载体,当然也是珍贵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然而,由于它们体量巨大,除了极少数能被有效地保护下来之外,大多都不免沦入自生自灭的状态。

我对拯救它们不抱任何希望,只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多跑跑,多看看,多留下些它们的影像资料。

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说不上来。

访于2021年4月14日


上一篇:20221123 反思练习
下一篇:架空:隐身的铁骑,北冰洋之上暴君,彼得大帝号核动力隐身巡洋舰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