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家告赵宣子》选自《左传·文公十七年》。记述了郑国执政大夫子家写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赵宣子)的一封信。信中针对晋国谴责郑国有贰心的说法,阐明了郑国对晋国的恭顺和忠诚,表明了郑国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苦衷,并正告晋国不要逼迫太甚,否则将反目成仇,甚至不惜拼死一战。
读后有所思,所悟有一:身处弱势,要学会借力
郑国,地处中原战略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穆公想要问鼎中原,得先攻克郑国;晋楚争霸,谁占领郑国,谁就占据有利地位。
相对秦、晋、楚等大国,郑国在夹缝中苟活,谁也不等不能得罪,也不能完全专一的依靠谁。只有借力打力,才能求得一丝喘息。
烛之武退秦师即是如此,除了答应“舍郑以为东道主”,让杞子、逄孙等在郑国驻军外,更重要是引出第三方砝码——晋国,痛斥晋国的背信弃义,陈述晋国对秦国的种种不利。最后,秦穆公权衡利弊,作出了撤兵的决定。
郑子家的书信,说服赵盾的招式也如此,引出第三方砝码,让晋国自己权衡利弊。
在书信中,郑子家先陈述郑国对晋国的恭敬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晋国如果还不满意,只能拼死一搏。
然而,两国实力悬殊实在太大了,即便郑国拼死一搏,晋国也毫无畏惧,但是灭掉郑国,晋国将直接面同样想要占领郑国的秦国、楚国等大国,这才是让晋国畏惧的存在。
因此,当郑子家表达出想要“铤而走险”,投奔楚国的意图后,晋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郑国的战略。
于是乎,郑国得以继续在夹缝中求生存:晋国派巩朔来讲和,还派了晋国大夫赵穿、晋灵公的女婿池到郑国做人质。
晋国与郑国之间,郑国无疑是弱势。对于两国的矛盾冲突,楚国是旁观者,本无利益关系,晋国也没有考虑国楚国介入的因素。
然而,郑子家却将楚国拉进两国的矛盾冲突中,这样就把两国的冲突,变成三国的利益纠缠。迫使晋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改变战略。
想到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把自己的困难与他人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帮助你的人会更多。
可以想见,郑子家此举,如果楚国知道晋国想要灭掉郑国,而郑国有投靠自己的意图,也不坐视郑国被灭的。
202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