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1
十六夜月步松林
扬辉大月满层楼,起踏松林一径秋(1)。石罅吟虫扶夜气,灯边吠犬隔溪流(2)。蔽亏露叶粘星湿,明灭烟峦带梦浮(3)。自外九垓迷万古,欲依山鬼怨灵修(4)。
【笺注】
七月十六日(9月8日),陈三立夜月下漫步松林,写此诗,描绘了月下风景,表达了自己处身世外与屈原一样的“怨灵修之浩荡”的心态。
(1)“扬辉”二句:满月散发光辉,满布层楼,起身踏进松林,小路一片秋色。
“大月”,满月。五代贯休《秋望寄王使君》:“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首联写秋月下步松林。
(2)“石罅”二句:石缝中秋虫吟唱,飘在清凉夜气中;隔着溪流,灯火边,狗在叫。
“石罅”,石缝。《同元锡题琅琊寺 中唐 · 韦应物》:“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
“夜气”,夜间的清凉之气。南朝梁刘孝仪《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箫管,晓阵烁郊原。”
颔联描写月夜秋虫吟唱,人家犬吠。
(3)“蔽亏”二句:树叶带着露水,遮蔽着星光半隐半现,好似浸润得星光都湿了;云雾中的山峰时明时暗,迷蒙如飘在梦中。
“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唐孟郊《梦泽行》:“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
“粘星”,形容湿雾中的星光,好似被水气沉浸。清毛奇龄《观海》其三:“水气粘星黑,潮流滚日黄。”
“带梦浮”,形容迷蒙如在梦中。宋李德真《寄南岳故人》:“天遥人在岳,月冷梦浮湘。”
颈联写夜气中的星光与云雾飘荡中的山峰。颔颈两联所写夜景,都极静谧迷蒙。
(4)“自外”二句:自我身处世外,痴迷于万古之前,要与山中精怪为伍,像屈原责怪楚怀王!
“九垓”,中央至八极之地。《国语·郑语》:“王者居九垓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韦昭注:“九垓,九州之极数。”“外九垓”,指身处世外,不予人世。
“山鬼”,泛指山中鬼魅。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
“灵修”,本指楚怀王,泛指君主。“怨灵修”,语出屈原《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尾联写情,表达自己身居世外与屈原一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