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乾陵文化】乾州蕞娃:唐章怀太子墓

2023-05-06 21:54:03


【前言】章怀太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身世显赫、才华绝伦而又命运悲惨的皇太子。墓中有两块墓志铭,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壁画,包括《观鸟扑蝉图》《客使图》《马球图》等,为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章怀太墓乾州蕞娃章怀太墓是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皇帝的第二子李贤(654—684)之墓,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的乾陵公社红星大队杨家洼(今城关街道北街村)生产队北面的高地上,是乾陵陪葬墓之一。一、人物生平章怀太子李贤(655—684),字明允,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生于祭拜昭陵的路上。初封潞王。公元672年封为雍王,食邑万户。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绩逼令自尽,年仅二十九岁。章怀太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身世显赫、才华绝伦而又命运悲惨的皇太子。身世显赫,是因为他是两个皇帝的儿子,两个皇帝的哥哥(弟弟李显为唐中宗,李旦为唐睿宗),妹妹太平公主权倾一时(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才华绝伦,是因为他自幼得到良好教育,“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其侍读。他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如今已佚。命运悲惨,是因为太子李弘猝死后,他被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术士明崇俨向武后进言说李贤不能继承大位,后明崇俨被杀,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所为,李贤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84年2月,死于巴州公馆,并葬于巴州。垂拱元年(685),武则天追封李贤为“雍王”。中宗神龙二年(706),中宗李显复位,将其灵柩由巴州迁回陕西,以雍王的身份陪葬乾陵。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谥章怀太子,与太子妃房氏合葬。李贤有感于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之下已荡然无存,作诗《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以藤蔓比喻母亲武后,此诗与曹植《七步诗》并称。二、墓葬发掘经过及墓室结构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发掘清理,在乾陵已对外开放的三座陪葬墓中,它是规模最小的一座。该墓已遭盗劫。章怀太子封土呈覆斗形,底部长宽各43米、顶部长宽各11米,高约18米,封土堆系经夯筑,夯层至今仍清晰可辨。封土堆南约50米尚有残存的一对土阙,高4.5米,底部长、宽各5米。土阙南面有东西并列的一对石羊,四周原有围墙,南北长185米、东西宽143米。西、东、东北三面的墙脚仍残留于地面,整个墓地约合39亩。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全长71米。斜坡墓道,水平长20米,宽2.5-3.3米。过洞4个。呈券拱形,长2.7-3.4米,宽2.2-2.4米,高2.8-3米。天井4个,第一天井在前甬道上,故未发掘。其余3个,东西长各3米,南北宽1.8-2米,深9-12米。前甬道在天井北,长14米、宽1.7米、高2.1米,有木门一道,已经朽坏。清理时发现铜质鎏金的门钉66个,鎏金颔首一对,鎏金铜锁一把及鎏金铜片,木块等。在木门北约一米的地方,发现有共重65公斤的“铅块”6块,其形状有圆、方、长方、椭圆四种,附近并有铁箭头和机具另件。前室略显正方形,长宽各4.5米、高6米,穹窿顶,绘有银河及日月星辰。由前室至后室,有9米长的甬道。甬道南端有石门一道,右扇已被盗墓者打坏。后室结构与前室同,长宽5米、高6.5米,顶部日月与星辰部分贴金。西壁的月亮和大部分星辰的贴金被盗墓人刮去。东壁太阳和星辰贴金仍保留。前后室日、月中分别绘有“金乌”、“玉兔捣药”,“桂树”和“蟾蜍”。前室日、月位置偏东南和西南,后室日在东部正中,月在西部偏西北角。甬道和墓室全系砖砌,方砖漫地。第二至第四天井的东西两壁共有6个小龛,放置三彩镇墓兽、三彩立俑、骑马俑、仪仗俑、陶立俑,陶马、彩绘陶器、绿釉花盆等。后室有庑殿式石椁一座,长4米、宽3米、高2米,由33块大石板组成。顶盖5块石板的最南一块已被盗墓者撬开,石椁东南角倚柱亦随之向南壁倾倒。石椁内淤土深1.5米,未发现随葬品,木棺早已朽坏。在石椁内壁东北角发现两支腿骨和头骨碎片,已经扰乱,葬式不明。章怀太子墓盗洞在第三天井东南角,长0.7米、宽0.6米。盗墓者砸坏后甬道石门及门框,将后室棺椁内随葬品劫掠一空,六个小龛内器物几乎全部砸碎,且有互易位置现象。由此可知该墓系早年被盗。三、出土文物(一)随葬品。共发现600多件,绝大部分为陶器。包括陶立俑、男女三彩立俑、伎乐俑、男女骑俑、三彩武士俑、文臣俑、镇墓兽、彩绘陶器,猪、犬、羊、牛,鸡和大型的三彩马、骆驼以及彩绘塔式罐座、绿釉花盆等。

(二)墓室石刻

可分石门及石椁两部分。两门框、半圆形门楣刻有朱雀、飞马、蔓草纹等。石椁外壁刻有生动的动植物及人物纹饰。石椁东外壁正中为门。门楣中刻莲纹,左右各刻一衔枝朱雀,其下为门。门有颔首二,上下饰团花门钉四排。左右为男女侍,男侍半侧面,戴幞头,圆领长袍,着靴,持笏。女侍高髻。短衫长裙,着披巾,左手下垂,右手屈至胸前。手心向上,手指微屈。门周边饰缠枝纹。

(三)壁画壁画是章怀太子墓中重要文物。全墓共有五十多组画,大都保存完好。从所绘题材内容看,除了青龙、白虎外。其余如出行、客使、仪仗、马毬、歌舞、游戏以及宫廷的侍女、陪臣等,都充分反映了李唐统治者的剥削享乐生活。第三过洞以北,为表示已经进入后官,所绘人物皆为宦官、宫女。全部彩画不但色彩鲜艳, 所绘的人物、动植物、山水等,技巧均较娴熟,生动自然。后边专门叙述。(四)墓志铭李贤死后曾有过三次葬礼,第一次葬在四川的巴中县,后两次都是作为乾陵陪葬墓在同一墓穴下葬,只不过陪葬身份不同。所以墓中共有墓志铭两合。雍王墓志盖在后甬道口北端东部,志文竖贴于东墙;章怀太子墓志在后室前端,墓与志文错开。两合墓志均被移动过。

雍王墓志系李贤棺椁在神龙二年(公元706)由巴州迁回以雍王身份埋葬的墓志。章怀太子嘉志系景云二年(公元711)追赠太子,其妃房氏与之合葬时的墓志。

雍王墓志长宽90厘米、厚20厘米,盖3行9字:“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盖周围雕刻蔓草及十二生肖,四斜边亦饰蔓草。志文40行,行41字,共1600余字,志文未署撰书人姓名,书法道劲严正。章怀太子墓志 长宽87厘米,厚17厘米,志盖4行16字“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四周斜边及志文四边刻蔓草纹。志文34行,行33字, 约1100字。志文为其子邠王李守礼之师卢粲撰,歧王李範书。歧王李範与邠王傅卢粲,“两唐书”均有传。对比两块墓志铭以及“两唐书”《通鉴》,发现:其中关于李贤的卒年,章怀太子流放巴州的时间,生前所任官职,死于巴州后则天皇帝追封他为雍王的时间等多有出入。

另,章怀太子志文中载李贤字仁,与“两唐书”字明允不同。还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章怀太子生前注《后汉书》一事,两合墓志均未提到。


上一篇:芒种古诗词十首
下一篇:【格律诗词周刊】第458期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