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三国:孙权的忽悠和感动,感动过后继续忽悠,魏国之臣被忽悠瘸了


讲一则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身上发生的故事,由此可以看看,能成为一方霸主的不同之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在水淹七军一役中俘获了不少曹魏的高级将领。

比较知名的是投降关羽的于禁,以及拒绝投降后被杀的庞德。

其中还有一个人叫浩周,他的官职也不小,此前担任过徐州刺史,曹操派于禁援救樊城时,以浩周“领护于禁军”,查了查资料,他的职责应该算是监军之类。

从职责来看,浩周的官位比庞德高,至少跟于禁平齐,这么个大人物为何后来在史书中没多少记载?估计很多三国迷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原因跟孙权有关,因为轻信了孙权的忽悠,浩周后半生的仕途终止了。

孙权趁着关羽北伐,派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拿下了关羽占据的所有地盘,顺便也解救了此前被关羽俘获的曹魏将领们。

因为孙权此时为了跟刘备集团起冲突时曹魏不在自己的背后捣乱,正在极力巴结曹魏,故而,对待这些曹魏的败军之将们很不错。

如浩周就得到了孙权的善待和高规格礼遇,“权袭羽,并得周,甚礼之。”


后来,曹操病逝,曹丕继任魏王,孙权赶紧送上贺礼并表示愿意臣服,还把于禁、浩周等遣返回去。

孙权还让浩周等带回去一封写给曹丕的信,信中孙权极尽愿意臣服之言,并做出了许多承诺。

这封信的内容很长,就不专门刊载了,根据本文的主题,主要是关注其中的部分语句。

《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注引《魏略》中的记载:

……权之赤心,不敢有他,原垂明恕,保权所执。谨遣浩周、东里衮(曹魏南阳太守),至情至实,皆周等所具……凡所原言,周等所当传也。

孙权担心曹丕不信自己,还专门点名,说这事浩周可以担保。

孙权礼遇浩周的行为没有浪费,根据《魏略》中的记载,浩周回去后果然帮他担保了,曹丕也果然信了:

帝问周等,周以为权必臣服,而东里衮谓其不可必服。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

古时,诸侯臣服于诸侯,最高等自然是彻底投降,比如孙权直接去朝见曹丕,次一等就是派遣质子,比如把孙权的继承人派到曹魏去当人质。


孙权显然不是真臣服,不会真的自己跑去朝见曹丕,曹丕也不会认为孙权会来见自己,他主要是希望孙权派遣质子。

而这事,浩周也为孙权担保了,还拿自己的全家性命为孙权担保,不知道孙权给他吃了什么药?他对孙权是千信万信。

可曹丕和浩周等到花儿都快谢了,孙权也没派个质子过来。

直到曹丕代汉称帝,因为此前孙权愿意臣服的表态,曹丕还把孙权封为吴王,但东吴的质子还是没来。

曹丕也不急,这事反正有浩周担保,派遣使者去东吴册封孙权时,曹丕干脆把浩周也派去了,让他到东吴去找孙权讨要质子。

曹丕估计在想,我都给你孙权封王了,讨要个人质不过分吧?

当浩周来到东吴,面对孙权时表示,我都拿自己的全家百口性命为你担保了,当时孙权真是感动到热泪盈眶,《魏略》中记载:

魏王受汉禅,遣使以权为吴王,诏使周与使者俱往。周既致诏命,时与权私宴,谓权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也,周以阖门百口明之。”权因字谓周曰:“浩孔异,卿乃以举家百口保我,我当何言邪?”遂流涕沾襟。

然后孙权继续忽悠浩周,当其返回魏国时,孙权还对天发誓表示自己臣服魏国和准备派遣质子是真事,“及与周别,又指天为誓。”


浩周接受了孙权的忽悠,回去后继续为孙权担保。

其实,浩周估计也是没办法了,在这事上他是陷进去了,只能赌孙权会信守承诺,事情的走向根本就不在他的掌控中。

等到浩周回魏国后,又过了大半年,东吴的质子还是没来。

而且,孙权还写信给浩周,继续忽悠,说因为儿子孙登年幼,有些舍不得,所以耽搁了,还说儿子没有婚配,能否让浩周帮忙做媒娶个夏侯家的女儿,婚事要成了,马上派人送儿子来,还派张昭一起来。

《魏略》中记载:

又与周书曰:“……又曰:“昔君之来,欲令遣子入侍,于时倾心欢以承命,徒以登年幼,欲假年岁之间耳……又曰:“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如是欲遣孙(邵)长绪与小兒俱入,奉行礼聘,成之在君。”又曰:“……又欲遣张(昭)子布追辅护之……”

到此时,孙权的忽悠还没有被看破,曹丕直接表示:“(孙邵、张昭)彼二人皆权股肱心腹也。又欲为子於京师求妇,此权无异心之明效也。”

但孙权的儿子孙登就是不来。

然后曹丕给了孙权最后一次机会,“魏乃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


曹丕终于怒了,曹魏皇初三年(公元222年)十月,失去耐心的曹丕颁布《伐吴诏》,并御驾亲征,准备以武力征服东吴。

孙权也不示弱了,直接宣布不承认曹魏的年号,改元黄武,然后率领东吴军队“临江拒守”。

这一战曹魏是先胜后败,没能拿下东吴,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曹丕没能拿下东吴,且此前一直相信浩周为孙权做出的保证,自然要怪罪浩周,他的结局是:“自是之后,帝既彰权罪,周亦见疏远,终身不用。”

浩周的仕途终止了,他轻信身为君主的孙权的承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因此,他没能走上曹魏朝堂的最高层,史书中自然也就没必要过多记载他的事迹。

从史料中对于浩周的简短记载能看出,他早前已经做到一州刺史这样的位置,且被曹操派去当于禁数万大军的监军,绝对是有心提拔重用。

且从浩周对孙权表示以全家百口性命为其担保来看,他的家族也算是大族,家族人口较多。

身为大族,又受曹操信任,曹丕同样也信任他,否则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为他的担保,相信孙权会真的臣服。

这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意外,稳步发展,是能成为曹魏有数的重臣的,结果,因为孙权的忽悠,结果被忽悠瘸了,失去了一切,实在可惜。


当然,对于孙权来说,把浩周忽悠瘸了才是常规操作,他的一切行为,都只会以自家江山社稷为重,“流涕沾襟”、“指天为誓”等行为都只是实现目标的把戏而已,为了拖住曹魏,好专心跟蜀汉刘备作战。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略》


上一篇:闲人闲话(西江月)
下一篇:诗的注释(微诗)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