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作战违抗毛主席命令,后被调离部队,无缘授衔

“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这是著名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林总这个角色的一句台词,2021年电视剧《大决战》里也有类似的话语。

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力量逆转的关键战役,而塔山阻击战则是辽沈战役中至关重要的一战,程子华作为此战的前线指挥官,立有很大功劳。并且程子华还是东北野战军最初两个兵团司令员之一(另一个是大将萧劲光)。

不管是从职务还是贡献来看,程子华1955年要佩戴上将星并非难事,但现实却是他的确没参与授衔。这主要在于平津战役时他公然违抗了命令,当然,背后也关乎到他的一些经历。

辽沈战役结束后,**军队遭到重创,时任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迅速重新布置兵力,将手里的部队主要收缩在了北平、津塘、张家口三大区域。

张家口是他西逃绥远的陆路,津塘是他南下江南的水路,北平则是他准备固守决战的据点。傅作义本以为东北野战军刚刚经历大战,势必要休整数月才能继续投入战场,所以他想要继续等待时机,争取能延续他的“小朝廷”。

不过论战略眼光,傅作义也好,蒋介石也好,都远不及毛主席。毛主席认为平津一带的国军人数不少,如果加入到其他战场,恐怕会带来变数,因此务必不能让其逃走。

随即主席下令,让华北军区第3兵团对张家口发起进攻,但势头不需太猛,主要是围困住就好,此举的目的是诱使傅作义派兵来援。同时,主席命令东野第二兵团秘密入关,准备配合华北部队对傅作义的援兵围而歼之。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傅作义作为地方实力派,心中始终还是不愿南下的,因为一旦没了根基,到了南方他也只能是被蒋介石慢慢削弱。所以,即便是万不得已时,他也更希望回到基本盘绥远。

而张家口就是他撤往绥远的唯一道路,这里有战事,他不得不救。很快傅部35军及104军第258师从丰台、怀来出发,前往驰援。

他的一切动向,都在主席的预料之中。随即华北第二兵团由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切断怀来、宣化之间的联系;秘密入关东野第2兵团由蓟县向怀来、南口急进,切断北平、怀来之间的联系。

这两个兵团加上正在保卫张家口的华北军区第3兵团组成了一张大网,傅部援军及张家口的守军都是网里的鱼。只要这些军队被歼灭,傅作义手里就没多少嫡系部队了,剩下的中央军根本不听他的命令,他这个华北“剿总”总司令名存实亡。

本来事情的发展都在向期望的方向进行,但东野第二兵团经过密云时却发生了意外。

当时行在最前的是贺晋年11纵,贺晋年接到情报,说密云守军仅有一个团,这让他很是行动,于是就上报给了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程子华也觉得既然能快速解决战斗,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没有理由错过啊。于是,他同意向密云发起进攻。

然而密云的守军实际有一个师,且他们知道无路可退,抵抗得非常坚决,这让11纵的进攻屡屡受挫。附近的敌军得知消息后,也连忙赶了过来参战,一天之后,密云都没能打下来。

既然已经交火,程子华也只能先消灭眼前的敌人,他让后卫4纵加速前往怀来、南口一带,11纵则继续攻打密云。到第二天时,密云六千多名守军才被全歼,这个胜利,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为密云之战等于是暴露了东野已经入关的事实,这就引起了傅作义的警觉,他很快就分析出解放军的真实目的,于是连忙下令35军赶回北平,同时又让104军剩余部队前去接应。

35军是傅部王牌,如果真让其回到了北平,傅作义有了一定的底气,是否还会那么痛快地起义就很难说了。

35军接到命令后撤得很干脆,让华北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始料未及,因此没来得及阻拦。华北第二兵团此时才出易县,相距有将近200来公里,在中央军委的再三催促下,司令员杨得志下令轻装急行,拼了老命才在新保安堵住了35军。

到这一步,都还不算完成任务,因为104军已经逼近了新保安,如果104军和35军合力,那我方的计划很可能还是会落空。

幸好,华北第二兵团三纵司令员郑维山侦察到104军的先头部队后,当机立断带着人前去阻击。即便是两面作战,三纵也没有退后一步,后来杨得志调动4纵前去支援,这才把104军先锋205师打退。

本来104军还待再攻,东野4纵也赶了过来,于是敌军长安春山就率部撤了,35军成了孤军,难逃被消灭的命运。

战后,毛主席批评了杨成武、杨得志、程子华三人,尤其是得知程子华擅作主张后,语气更是严厉。

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影响整个战局,如果没有打密云一事,解放军歼灭傅部35军的过程会更从容,其他各部也不用那么紧张。

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军进行了一次大整编,各大野战军不再按地域区分,东北野战军改称为第四野战军,此时程子华还是四野十三兵团司令员。不过衡宝战役后他就被调到山西工作,离开了军队。

虽然他后来担任过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等重要职务,但不在军队系统工作的人不参与授衔,因此他没能佩戴上将星。这一点比较可惜,解放军首任兵团司令员中,只有他一人没有军衔。

东北野战军成立时程子华就是兵团司令,如果按照正常情况,1955年上将是没啥问题的,奈何他战场擅作主张的行为影响到了往后的军旅生涯。

密云之战是主要诱因,如果要更深层次剖析,其实未参与授衔还跟他在战争年代一直调动有关。

程子华最开始在**部队中搞了几年兵运,成功发动大冶兵暴,之后就并入了彭老总的红5军,在中央苏区战斗了几年。

1934年周总理派他到红25军去配合工作,他与徐海东、刘志丹等人领导了红25军的长征。抗日战争时他调到了晋察冀,最高还担任过晋察冀军区代理司令员兼政委,职务很高。

而解放战争中他又一次被动地改了隶属,他这个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本来是晋察冀的下属,但1946年张家口被傅作义攻克后,冀察热辽、晋察冀两大解放区的联系就被切断了。于是冀察热辽划到了东北,这才有了程子华后面在东北野战军中任职之事。

算起来,程子华跟随过彭老总、聂帅、林总三位元帅,但时间都不长,所以1955年就没有一个有分量的人来帮他争取。

不过呢,军衔也不能代表一切,程子华后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在为国家做着贡献,并且他在1980年8月至1988年3月还担任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人。

这个级别的职务,十名大将中有几人也没有担任过,这对程华来说,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上一篇:“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这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千古名篇《洛神赋》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道尽了曹植悲情的一生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