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对于大家都厌恶或者都喜欢的人,不能盲目否定或者信任,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注释】众:众人、大家。察:审察、考察。【译文】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羊羔虽美,众口难调。“众恶之”原因不外乎三:一是个性独特而不能与身边人群融入一体;二是道德败坏而为众人所恶;三是不愿同流合污而遭到特定人群的排挤。“众好之”也是如此:一是有优良的道德品行为众人所称道;二是有很强的交际手腕和任何人处好关系;三是专于结党营私,与特定的利益群体狼狈为奸而受到追捧。这种“恶”并非是某人一定是真的可恶,这种“好”也并非一定是众人真的喜爱。舆论未必完全可信,识人切忌人云亦云。众人的评价未必全部出于公心,公论也未必真正出于众人之口。所以,要通过全面、深入地考察,客观、公正地评判,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察”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智慧。如何“察”?《
论语·为政》里,孔子强调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细看这个人说话做事的动机,观察他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事情,切实加以辨析核查,才能全面了解、准确掌握真实情况。《
论语·子路》里,子贡问孔子,如何看待“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孔子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一个人,如果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或者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如何评价这个人?孔子认为,仅凭此一点,还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本章应该是对这一观点从另一角度所作的深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