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修行不是得到神通,而是让自己心开悟解,获得圆滑融智慧。

时下,学习传统文化的风气正在形成,但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玄而又虚的也不少。比如对于“开悟”,就这样的一种观点:开悟就是开天眼,可以知晓千里之外的事,可以预知百年之后的事,云云。言外之意,修行的目的,就是获得如同“开天眼”一样的神通。修行不是获得神通,修行是不断的舍去那些“神通”。通过对自己身心的把控,让那些世俗人们所追逐的“神通”丢弃,比如:察言观色、善奉承,巧言辞令、善伪装,博闻强记、善卖弄等等。正是这些在俗人看来的“本事”、“神通”,让一个人在修行的路上越走越远。曾经解答过一个朋友“怎么样算开悟”的话题。我这样说的:“开悟,简单地说,就是开始悟了。再进一步,就是打开了悟解的大门。若是再进一步,就是三个无障碍:语言表达无障碍,行为举止无障碍,思虑分析无障碍。”语言无障碍,就是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明确无误地表达给对方,同时让他人理解或者接受。人的悟性有区别。从低往上说:自己不解,别人教了也不解,整个儿榆木疙瘩;自己不解,别人教了就理解了;自己通过学习,不用别人教也能理解了;自己理解了后,能够将其中的意思表达出来;最高的一种是不仅自己能理解,也能让其它人理解,开始引导别人。行为举止无障碍,就是不管身处什么环境,行为得体自然。在待人接物时一旦有手足无措、手忙脚乱的情况出现,说明了自己有障碍导致的,要么是统筹不到位、要么是不知道怎么做合适,等等。一个人言行举止都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让人感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如春风化雨。思虑分析无障碍,就是没有想不通的事、没有绕不过去的理。如果有事一直想不通、遇到不知道的事便纠结放不下,都是有障碍。一旦思虑通达、分析圆润,事儿都能想得通,理儿都可以搞得顺。即使当下不明白,也可以先行放下,机缘到了再重新拾起。其实,每个人本身就有具足的神通,我们的五官以及触觉都是属于神通的范畴。视远、听微、味蕾丰富、身手敏捷等等,都是神通。如果我们依赖于这些外在的东西,就必然会把自己的本来丢失了。《西游记》中,悟空对那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强盗说的“我才是你们的主人公”,就是在告诉我们,修行,修的是自己的那颗心。然后在此心的指导下,去踏实做事。所以,悟空这颗心有个浑名叫“行者”。佛陀在世时,一直告诫他的学生们,不要修“神通”。所谓的“神通”会误导修行的。一旦迷入了“神通”带来的快意,那就走在了歪道上,回不到正途了。“神通”体现的终归是“术”,而不是“道”。“术”只能体现在具体的“器”。而“道”可以体现在所有的“器”,即万物。得“术”者,终究只在门外驻足,入不得朝堂。一旦执着、迷恋于神通,就会有挂碍。有了挂碍,就难得自在,就不会获得圆融智慧,终不得道。

上一篇:术数歌诀
下一篇:穷富都是命,福祸皆由天。观一个人的德行,便知矣。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