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铁血北朝74:亲政仅4年,刚刚18岁的皇帝,为何突然退位当太上皇

十八岁的献文帝此时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他的心腹骨干要么弃他而去,要么选择了沉默。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按照太后的意思退位。

冯太后的反击至此真相大白,她的目的就是逼献文帝退位,换上容易掌控的太子拓跋宏。

献文帝无路可走,只能退位,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看着冯太后为所欲为。太子拓跋宏只有四岁,如果禅位给他,那朝政不就落入了太后之手,这是献文帝所无法容忍的。

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让我禅位可以,但人选必须我来定。

国家多难,需要长君,我准备禅位给皇叔京兆王拓跋子推。

此话一出,朝野哗然。

什么!禅位给京兆王拓跋子推?

简直是胡闹!

叔叔继承侄子的皇位,这叫什么事儿嘛。

文武百官一下子炸锅了,议论纷纷,连冯太后都惊呆了,献文帝居然给她来这一手。

在朝会上,献文帝的想法遭到了百官的集体反对,连拓跋子推本人都极力推辞。这个毫无悬念,有冯太后在,根本没有通过的可能性。

献文帝为什么点名要禅位给拓跋子推呢?

除了“国赖长君”这一条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拓跋子推是他的心腹重臣,值得信赖。

拓跋子推是献文帝的叔父,景穆太子拓跋晃的三子,史载其人:“性沉雅,善于绥接,秦雍之人,服其威惠。入为中都大官,察狱有称。”《魏书·拓跋子推传》

也许是献文帝认为拓跋子推能和冯太后一较高低,传位给他不至于让冯太后为所欲为。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献文帝瞠目结舌,首先是拓跋子推极力推辞,这个火坑他是死活不往里跳;其次,文武百官激烈反对拓跋子推即位。

一开始百官顾忌献文帝的脸面,都不敢先表态。

景穆太子拓跋晃第八子、任城王拓跋云站出来发言,他说:“陛下春秋鼎盛,年富力强,奈何上违宗庙,下弃万民。父子相传由来已久,大魏开国以来从来没有改变过,皇太子贤德仁孝,天下所知,陛下若执意禅位,请传太子。如果陛下舍弃太子,传位京兆王,恐非先圣之意,朝野必定不安。天下乃祖宗之天下,陛下擅改神器,七庙震动,万民惊骇,还请陛下三思。”

拓跋云开了头,百官也不怕了,都拿出了发言稿。

太尉源贺奏道:“陛下欲禅位于叔父,臣担心日后太庙里就乱套了,千秋万载后只怕会惹来非议,请陛下考虑任城王的话。”

东阳公拓跋丕奏道:“皇太子虽然睿智贤德,但毕竟年纪幼小,陛下富于春秋,刚亲政没几年,天下子民无不敬仰,奈何要弃宗庙与万民于不顾?”

看来拓跋丕的态度是反对献文帝禅位,话说到这个份上,献文帝也很无奈,只得说:“太子有能臣干吏辅佐,有何不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拓跋子推基本没戏了,献文帝心里也清楚,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下诏禅位于皇太子拓跋宏。他在诏书中勉励太子说你虽然年龄小,可你有君人之表,必能将大魏带向强盛,为天下子民开太平。

随后他命太尉源贺等人持节奉皇帝玺绶送给太子,完成了权力移交,

此时是皇兴五年(471年)八月,距离献文帝亲政仅仅四年。这一年他才1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如此年轻的太上皇为什么选择退位,史书中的解释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

关于献文帝禅位原因,《魏书》里记载献文帝痴迷于佛教,一心想出家修行,青灯古佛常伴一生。

另外献文帝在诏书中也一再提及自己向往的退休生活,他反复强调18岁的他非常向往那种钓鱼喝茶、打牌搓麻将的退休生活,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了。事实上他越是强调这个,越证明他的言不由衷,但又不能说出实情。

献文帝禅位后,退居崇光宫,正式退居二线,当起了太上皇。崇光宫很简陋,连台阶都是夯土做的,砖都不舍得铺一块。当然偌大的一个朝廷也不可能都是冯太后的铁粉,也有忠于献文帝的官员,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下,为献文帝争来了一些权力,让他做小皇帝的顾问,国家大事他还可以参与。

“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

这也算是给献文帝的一种安慰吧。

但他这位太上皇并不像其他朝代的太上皇那样,整日看戏听曲,提笼遛鸟,琴棋书画,不亦乐乎。他虽然被逼着退休了,但却是退而不休,身居崇光宫,依旧遥控朝廷军政大事,替儿子把关。

这种情况和乾隆帝退位很相似,都是退而不休,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不过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乾隆至始至终都掌握着大权,他的退位也不是被谁逼迫,而是不愿意盖住爷爷康熙的风头,主动选择退位,以成就爷爷“千古一帝”的名头。献文帝则是在短暂亲政后,便被逼着退位,连接班人都无法自己选择,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退位后都不闲着,不愿放弃权力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献文帝虽然被迫退位,但他心里对冯太后的怨恨愈发强烈,这导致他退位后不甘心放弃大权,依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接过皇帝玺绶即位的拓跋宏,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他因迁都洛阳、全盘汉化的改革壮举而青史留名,而他的祖母冯太后也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对组合颇像清朝康熙帝和孝庄太后、辽圣宗和萧太后的组合,都是强强联手,碰撞出绚丽多彩的火花,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史诗篇章。


上一篇:(新编聊斋)忘给小费 娄炳成
下一篇:蒙田:隐居古堡20年,写成百万字随笔,给世人留下“生活的哲学”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