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从陆羽到苏轼,古人喝茶有多讲究?

数千年前,中国人发现了

起初的人们,只是惊讶于其馨香的口感,更注重叶的功效。

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饮茶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由纯粹的解渴之举演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独特的饮茶文化。

而文人爱茶,更是蔚为大观,古往今来咏茶诗词数不胜数。人们由品饮茶而进入到品悟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之道的禅意境界。

饮茶之事,经历代名人雅士的锤炼,而逐渐形成了一种“道”学,小到煮茶用水,配套器皿,大到茶树培植,都有其学问所在。

那么,古人在茶道之上,到底能有多讲究呢?

茶文化发展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据说当时尝百草的神农在一次“试草”后中毒,在他奄奄一息之际遇到了一片娇翠的叶子。

危在旦夕之际,他将其放入嘴中咀嚼下肚,此草有如良药,竟然真的神奇地解了他的毒。

神农兴极,将其采摘回去并开始了大力推广。

可以说,对于上古的人们而言,茶是用来吃的。

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古籍记载里“荼”的身影变多了起来,而“荼”即是茶的鲜叶,多被人们用以煮汤或凉拌食用。

发展到秦汉时期,充满智慧的人民又发掘出了茶叶的改良吃法。

人们在煮茶时加入例如枣,橘皮,薄荷等辅料,用以压制茶叶本身的苦感与涩味,让茶汤滋味更加可口。

三国时期,为了便于茶叶储藏保持,茶又被制作成茶饼模样,当时“煮茶”是最为流行的饮法。

不过彼时的“煮”法,与今天大不相同。

那时的“煮”是将茶饼烤炙后碾成粉末,与调料一起放入锅内烹煮,煮成粥状,连同佐料一同喝下。

而这种煮法也一直被沿用到唐朝。

到了唐朝,随着佛道儒三者交融,饮茶逐渐与佛教与道教的修行联系了起来,普通的茶事也因此具备了更深层次的含义,饮茶也开始形成了一系列的仪式规矩。

而随着陆羽《茶经》的问世,其提倡的煎茶法更是广受人们追捧,并开创了我国品茶艺术的先河。

受陆羽影响,民间主要流行的是将大团茶叶制成“茶饼”保存。

唐煎结束了过往粗放的饮茶方式,开创了细饮慢啜的品饮方式,从唐时起,沏茶真正由一项技艺变成了一门艺术学问。

到了宋朝,点茶法大盛于世,主要步骤包括烤茶、碾茶、筛茶、煮水、点茶等步骤。

茶客将制好的茶末投入大茶碗众,注入沸水,并在注水时用汤勺搅拌,使其表面产生大量泡沫,随即将茶汤分至各个小碗中即可。

茶艺水平的高低,便以汤面色泽与汤花多少来评定。

而这更是在民间掀起了一阵风雅的“斗茶”风气。

人们将茶艺、茶文化、茶叶挑选评比都囊括其中,形成了非常详实系统的茶道流程。

明清之际,普罗百姓人家没有财力与时间追迷风雅,因而流行起了开水冲泡散茶的喝法。

朱元璋顺势为之,颁诏“废团改散”,借此推动了散茶的发展。

比起唐时的饼茶,散茶形状松散,是由单片茶叶堆积而成,极易保存饮用。

而炒青散茶制法也趋于完善,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茶叶本身的苦味也涩度也进一步降低。

由于香气和回甘更显,人们对茶的品饮也逐渐返璞归真,回归到了茶味本身,也因此使得简约实用的茶风再度在民间兴起。

现在学界多数认同,中国的茶文化发轫于远古,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时期。

而现在中国人常喝的六大茶类——绿茶、黑茶、红茶、黄茶、白茶和清茶中的后五种,便都是在明清时期创制发展而成的。

时至今日,中国人的茶饮文化,主要继承了明清时期的简约,以日常便捷为主。

文人墨客的茶道美学

提到茶道,便不可以不提为茶道推广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陆羽苏轼二人。

陆羽所著的《茶经》从茶叶生产加工,一直讲到品饮欣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系统记载,凝结了中唐以前关于茶的知识汇总。

由陆羽而兴起的茶道,其中既包含了精神的追求,也有茶艺的细化讲究与品茶的具体方法,使其上升为一门专属的学问。

陆羽提出饮茶所需的源、具、器、煮、饮、事、出都应当至精至妙。

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他强调在采茶时需要注重阴阳区分,并要在制茶时运用具有五行属性的器皿与材料。

在设计为煮茶特制的风炉时,他也运用了八卦原理,以便达到“风兴火,火熟水”的最佳饮用效果。

此外,陆羽更是赋予茶道除却养生功效外,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即饮茶、赋茶、以茶示廉。

他将饮茶视作“精行俭德”,认为这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

自他以后,中国人喝茶便不单单只是从饮用角度出发,而是上升到品茗的艺术高度,将其视为洗涤心灵,寄托高洁品性的生活艺术。

发展到宋朝,咏茶诗更是层出不穷。

一代文豪苏轼爱茶,品茶,将茶与自己的人生境遇与理想追求联系在一起,借助其高超的文笔,将茶道美学进一步高雅化。

他的《试院煎茶》中,一句“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呜”,便形象地描写了宋人煎茶的过程。

汤水一沸,如鱼眼,微微有声。

汤水二沸,缘边涌泉连珠,若松风之声。

他的《汲江煎茶》也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讲的就是其在月夜,独自去江边汲取最深最清冽的江水,临江旺火烹茶的情趣。

苏轼笔下的颂茶诗,不仅教人品鉴茶道,更是巧妙地将日常茶事与其文人情怀和谐地融为一体,生动地呈现了苏轼与禅僧们以茶为媒介,参禅悟道的文化交往。

一句“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便是以禅茶为一味,主张从饮茶中领悟佛法的精妙,借此参禅悟道。

《东坡志林》中提到,苏轼认为“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出;皆坚,是其操同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为茶赋予了“香”与“坚”之德操,将其视作君子高洁品性的代表。

苏轼的这些诗篇将日常茶事与诗人境遇思想结合起来,以此凸显出茶在宋代文学创作和文化构建中的积极作用,以小见大地反映了茶与宋代文人的密切联系,因此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此外,随着饮茶成为唐宋的潮流时尚,人们还以此为依托,发明了许多新奇的玩乐方式,用以愉悦身心。

其中茶令,便是当时流行一时的围坐饮茶游戏。

人们在聚集品茶时,选一人做令官,出题让众人解答。

以续诗接龙的方式,组成一首茶诗,回答不上者就要当场受罚。

而使茶令闻名乃至流传后世的,当属李清照是也。

据说她颇喜饮茶行令,在与赵明诚结为伉俪后,更是每每饭后便要烹茶,然后从书房的随意挑选一堆书目开始考察对方,不仅考典故,还要具体说出其出于哪一页哪一行。

赌赢了的便可以先行品尝好茶滋味,输了的就只能喝剩下的。

这样别出心裁的茶令游戏,也被后世清朝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写进《浣溪沙》中,这便是经久不衰的名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来由。

唐宋时的茶风之盛,更是连皇帝也醉心此道。

而提到高超绝伦的“花式”茶艺,确实也不可不提那个把皇帝最后做成了俘虏的宋徽宗。

他在位时视茶事更重于国事,平日最喜欢茶宴群臣,当众进行分茶表演。

所谓分茶,便是在汤花泛起时,用小勺搅动茶水,使汤面纹路幻化成山川草木等图像,状似绘画,需要极高的技艺。

据说,宋徽宗可以在指绕腕旋间,注汤击拂,将茶面绘成清丽雅致的疏星朗月之景。

此外,他还亲自写过无数论茶文章。其中的《大观茶论》更是详细地介绍了其自得的七汤点茶法。

其文风详实,仿佛将一场生动的点茶表演再现读者眼前,让人不禁感叹一句“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茶与文人的悟道

事实上,茶最初在文人间兴起之时,与佛道并无关联,但却由于茶本身实用的功效而渐渐与其走向融合。

佛教讲究参禅悟道,而禅即汉语中修心与静虑的意思,参禅者需要闭目静思,而长时间的闭目容易使精神涣散。

而茶,本身具有提神降火的功效,这样的功能正好有助于人们凝神静气,因此便自然而然与禅修产生了结合。

在中唐以后,寺院更是出现了无僧不茶的饮茶风尚。

这些僧人更是有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琢磨茶的品饮,并借助写书作诗来宣传茶饮文化。

对于许多追求摄心入定的禅修文人而言,吃茶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追求清雅人品的情趣之举。

茶叶长自天地,集旷野山川灵气于一身,被文人们认为是具有灵性的圣洁之物。

对于崇尚质朴天真的古代文人而言,在饮茶时可以将圣洁之茶与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在其中,他们有意去除了凡尘的附丽,并从中细细品味天然的俭朴之美,借以表明内心对名利的淡泊。

烹茶品茗,便如此成为了他们自省修身,净化心灵的过程。

茶叶也从此开始与历代文人骚客结下了不解之缘,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进取时以茶娱情,失意时借茶自慰,在品茶中收获情感的慰藉。

而中国的文人们,就是通过包括茶饮在内的种种文化形式,实现了个人情操的陶冶。

结语

正如陆羽所说,“啜苦咽甘,茶也。”短短六字之间,便将茶的概念统统囊括。

茶作为古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载体,对古人的生活情趣、哲学思想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塑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茶,既可以简单冲泡清饮提神,又可以煎煮酌分,讲究艺术之美。简繁之间,不变的是吃茶人苦中求乐的人生智慧。

人们在品茶中感受到的快乐自足,体现出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趣,反映出中国人自足自适的性格气质,更可以被视为东方韵味的典型文化代表。

于苦涩中体味生命的甘甜,在饮茶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这是茶对于人类味觉乃至生命意义的独特奉献。

参考文献:

[1] 范国荣,陆羽茶道初探[J]农业考古,2019(05):163-166.

[2] 李懿,苏轼咏茶诗的生命情境与文化意蕴[J]兰州学刊,2015(02).

[3] 袁振生, 习茶者说[J]娘子关,2015(05).


上一篇:历史上,有哪些曾统领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比想象的少得多
下一篇:阴霾[五绝]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