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读书笔记: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不易被察觉的选择

笔记: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不易被察觉的选择

如果你能丰富或拓宽你的地图,会感觉到同样的现实为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结果无论你选择做什么,你都可以表现得更有效,更聪明。

语言是表层机构,它试图代表或者表达深层结构的含义。为了真正理解和活用某种语言模式,我们必须内化它的深层结构。

语言是我们用来建立内心世界的主要元件之一,是我们如何觉知现实、如何回应现实有极大影响。

逻辑层次:环境、层次、价值观、系统,上层可以统志下层。但信念一旦形成,发力点就是信念。

在人类的所有成就中,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涉及语言的应用。

我们人类以两种方式使用语言,首先,我们用语言描绘我们的经验——并把这个过程称为推理、思考、幻想、预演。当我们把语言用作表象系统时,我们在为自己的体验创立模型。我们运用语言的表象建立世界观,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观点。其次,我们用语言彼此交流我们的世界观或表象。当我们用语言交流时,我们称之为谈话、讨论、写作、演讲、歌唱。

语言是用来描绘经验、为经验建立模型的工具,同时也是交流这些模型的工具。

口语是内心体验的象征。

写下和说出的话语只是「表层结构」,它们由心理和语言的「深层结构」转换而来。其结果是,言语既反映心理体验,也塑造心理体验。这使得语言成为思想或其他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有力工具。

语言不仅是一个附属品,或一套用来交流心理体验的随意的符号,它是心理体验的关键部分。

语言和内在的表象系统的体验活动相应,甚至塑造它们。这有重要意义,「谈论」某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反映我们的观点,实际上也在创造或改变我们的观点。

世界观建立在内在地图的基础上,地图通过我们的语言和感官表象系统而形成,是个体生命经验的结果。是这些「身心语言」地图,而非现实本身,决定我们如何解释周围世界和对世界作出反应,如何对我们的行为和经历赋予意义。

能够创造性反应和有效应对的人,是那些对其情景建立表象和模型的人,做出行动时他们能感知到广泛的选择。另一些人则觉得只有很少的选择,而且哪一个都没有吸引力。并非世界过于局限或别无选择,而是这些人自己封锁了自己,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中没有,于是他们看不到开放的选择和可能性。

如果你能丰富或拓宽你的地图,会感觉到同样的现实为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结果无论你选择做什么,你都可以表现得更有效,更聪明。

事实上,最有效能的人,是那些其世界地图能帮他们觉察到最多可能选择和观点的人。他们觉察,组织和回应世界的方式更宽广更丰富。

我们的世界地图可以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相对照。经验指感觉、感受、觉察周围的世界和我们内在反应的过程。我们的经验由感官所接受到的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升起的相关记忆、幻想、感觉和情绪所构成。

活在当下是一种所有感官意识都聚焦在此时此地的外部环境的状态,以及由活在当下所增加的感官体验,帮助我们充分觉察和享受生活,觉察和享受周围众多的学习的可能性。

原生体验跟我们实际从感官所接收和觉察的信息有关,次生体验,则跟我们用来描述和组织原生体验的言语和象征性地图有关。原生体验是我们直接觉察周围实景的功能,次生体验则来自心灵地图,用来描述和解释这些感知,也对它们加以明显的删减、扭曲和归纳总结。

但是这个词语会不断贬损语言中体验的积极面。

用虽然这个词语来替代但是。

结果框架主要强调建立和保持聚焦目标或渴望的状态。建立结果框架,就是致力于建立和保持聚焦于目标或渴望的状态一致的活动或信息。

结果框架的应用包括将问题陈述重新表述为目标陈述的技巧,将负面言辞描述换框正面言辞。所有问题都可以重新认识为挑战,或者改变、成长、学习的「机会」。这样看来,所有「问题」都预示着渴望的结果。如果有人说「我的问题是我害怕失败」,可以设想这意味着一个目标:「相信我将获得成功」。

人们经常无意中负面陈述他们要的结果,例如「我想避免尴尬」「我想戒烟」「我想摆脱这种冲动」等。这样做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且事与愿违的是,经常形成与问题状态有关的嵌入暗示。试想一下,「我想要不害怕」实际上带来暗示。「害怕」是思想的一部分。采用结果框架则会提问「你想要什么」,或者「如果你不害怕,你会感受到什么」

尽管查看症状及其原因,作为有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来说很重要,然而同样重要的是,查看实现渴求状态的情况。否则,对症状的成因和探索无法带来任何问题的解决。当结果或渴求状态成为获取信息的焦点时,虽然对问题没有充分理解,也常常能找到解决方案。

如何帮助人们改变其观点:

·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将结果从「做得完美」改成「探索」「学习」「发现新东西」,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处理和理解练习中所遇到体验的方式。对于「做得完美」来说是失败的,对于「发现新东西」来说是成功的。

如果就「舒适和安全」的结果来评价我们对挑战情景的反应,可能看上去我们输得很惨。如果将同一情景的结果看作「成长得更强大」,可能会发现我们已经非常成功。

换框着力于帮人们改变感知问题的框架,拓展对情景的认识,从而重新解释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在心理学上,对某事物「换框」意味着将其置于与之前感知不同的背景框架或情景下,从而改变其意义。

改变框架大小跟我们视野的宽度或广度有关。

我们所关注的框架的大小,决定了我们能感受到的大部分意义和含义,在有效解决问题上这一点尤其重要。

改变框架的大小,让它更宽广或更聚焦,包含进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人群、更大的系统等。而后缩小框架,集中于特定的个体、有限的时间框架、单一的事件,注意看这会怎么样改变你对情景的认识和评价。

短期看来是一件失败的事情,长远看来经常是走向成功的必需步骤。

能够改变你对情景的判断和总结,使之更积极更正面的框架是什么?那个更长或更短的框架是什么?更多或更小的人群,较大或较小的视野的框架是什么?

情景换框的目标是认识到特定行为在特定情景中的用处,从而改变人们对它的内在负面反应。这让我们将行为简单地看作「一个行为」,而把注意力转向确定更大情景的相关议题。

负面反应经常会保留甚至强化问题行为,而不是让它消失。经常责备,会引发「极化反应」,实际上会激发而不是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

意义换框是改变我们对特定事件或情景的观点或认识水平。

不同的人由于观点和目的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不一样。这明显就是回应术模式改变至另一结果的潜在机制。

意义换框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将一个人的「行为」和「自我」分开。这就是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将产生行为的正面意图、功能、信念等与行为做区分。根据这个原理,对问题行为的「深层结构」做反应,比回应表面的表达方式更为尊重、更有益于发展、更有实效。

在更大的框架下认识症状或问题行为想要满足的正面目标,会改变对该行为的内在反应,打开一扇门以更有意图取向、更有创意的方式采取行动。

意义换框致力于找出问题行为潜在的、可能的正面意图。其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背后积极的内在动机(例如渴望安全、爱、关怀、尊重等等);二是考虑更大的系统和行为所发生的情景下,该行为所带来的正面利益。

很多批评家的问题是,除了做负面评判以外,他们还使用负面的言辞来做陈述,他们用否定的方式来说话。一种陈述(避免压力)描述的是不想要什么。另一种陈述(变得更加轻松)描述的是想要什么。

许多批评家的框架是不想要什么,而不是想要什么。例如这句批评「这是浪费时间」,背后的正面意图可能是渴望「聪明而有效地使用既有资源」。然而从批评的表面结构里很难确定这个意图,因为批评所声明的只是避免什么。检查批评并从问题框架转换至结果框架的一项核心语言技巧,是识别和引发正面意图的正面陈述的能力。

要引发意图或准则的正面陈述,需要问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压力、花费、失败、浪费是你不想要的,那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如果能够避免或者去掉你不想要的,你会得到什么」

下面是一些负面陈述化为正面描述的示例:

负面陈述正面陈述太贵了划算浪费时间聪明的使用既有资源害怕失败渴望成功不切实际具体、可以达成太过于费力容易和舒服愚蠢精明而聪慧这个想法永远不会实现你打算怎么执行这个目标这个计划不现实你打算怎么执行这个想法这太费力了你怎么让它行动起来更容易更简单

一旦发现批评所蕴含的正面意图并用正面的言辞来陈述,批评就变为了询问。当批评变成询问时,与用总结或判断来陈述它相比,听者可以选择的回应完全不同。

为了帮别人成为「建设性」的批评家或者顾问,需要:

·找出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确定这个正面意图做了正面陈述或框架·将批评变为询问——特别式「如」式询问

回应术的核心:意图和重新定义

意图指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隐藏在归纳总结或陈述后面的目标或意图。

重新定义是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的字句,代替陈述或总结中所使用的。

回应意图比回应问题行为的表达更容易也更有建设性。

使用意图模式意味着回应某种总结或判断背后的正面意图,而不是回应陈述本身。


上一篇:读书笔记
下一篇:读书笔记:如何朴素而真诚的生活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