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兵
1916年9月15日,当英军将“马克Ⅰ”型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后,战场上“矛”与“盾”的百年对抗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看到全身铁皮,慢吞吞蠕动而来的”水柜”(Tank)时,德国士兵竟然束手无策——7.92毫米的重机**子弹打在这家伙身上只是“叮叮”作响、一路火花带闪电的依旧冲着战壕里的步兵碾压过来。
于是被用于爆破工事的集束手榴弹,成了士兵们悲壮的最后挣扎:
区区10来米的投掷距离决定了这几乎是同归于尽的战斗!
▲图为一战时的德军掷弹兵。
很快,“反装子弹”的打法在前线德军中流传开来。这是老兵和猎人们用来射击树干或墙后目标的一种土办法:把弹头拧下来“掉个”再压回弹壳里——因为尖头弹在侵彻硬目标时,弹头本身的破碎和钝化就消耗了自身的动能;而反之以钝头的底面接触的话,火药动能则大部分传递给目标,侵彻效果反而更好。
当然这种打法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只在极近距离有效,而且对**管的磨损很大、还时不时炸膛…因为士兵们动手自改的时候往往会往弹壳里填入更多的火药,以确保能打穿“铁柜子”!
▲这两辆坦克明显被德国人“收编”了...
1917年2月,德军在对缴获的英国坦克试射的时候,意外发现狙击手用于射杀敌方穿戴护甲人员的“K子弹”,对于薄薄的铁皮板有不错的穿透效果:这种子弹是在被甲下面裹着一颗更小的碳化钨芯,质地坚硬且比普通的7.92毫米弹头更重,近距离上具有更高的初速能贯穿当时坦克上8毫米厚的侧装甲(仅限垂直射入的情况),甚至在100米距离内最多能击穿13毫米!
▲一战中,堑壕和打冷**一度让盔甲复活。
▲左边第2种就是K弹。
▲这是一枚现代的5.56毫米穿甲弹头,但原理和K弹是一样的。
很快前线的每一名步**手都获得了一板5发K弹桥、机**手更是会得到一条装满250发K弹的弹链。但是当1917年6月的“梅森战役”中,德军信心满满地等待英军“铁皮罐头”上来送死时,英国人却把加厚装甲的“马克Ⅳ”型派了上来——
这下被口径限制死了的步**弹彻底没辙了。
▲30年代的时候,德军还装备过一种弹壳超大的7.92毫米穿甲弹;不过较小的弹头质量决定了它很快就被淘汰了。
于是乎,毛瑟公司在前线的呼声中于1917年底开始设计一种专用的反坦克**:M1918“T-Gewehr”,俗称“大象**”。
这实际上就是一门**管加重、加厚、加长的大清朝风格抬**。用来发射专门的13.2毫米口径穿甲弹,92毫米长的弹壳,在发射钨芯弹的时候**口初速超过800米/秒,2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25毫米厚的装甲;即便是用普通的硬弹头,穿透力同样能达到15~20毫米,已足以贯穿当时坦克上的那层薄铁皮。
▲与英制恩菲尔德短步**对比...
▲是不是很像?
这种**的短管型长度都达到1.58米,重量为16.6公斤,很明显单人无法有效操作。但是作为应急之作,M1918不但贴心的为射手设计了**托缓冲垫,半浮动式**管、牢固的脚架抓地钉、**机泄压孔等措施都有效辅助了射手的操作、保证了射击精度。
▲13.2毫米穿甲弹结构。
▲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军还从库房里翻出来不少装备二线部队。
后来英国、日本、芬兰,乃至二战中苏军一直在使用的PTRD反坦克**,在技术细节上都或多或少借鉴了毛瑟的设计——这下明白为什么叫“大象**”了吧?
像大象一样粗壮有力却性格温顺!
▲美女也能愉快地玩耍。
▲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注意两脚架上的抓地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坦克的发展一度受到反坦克**和战防炮的“阻挠”——像“马克”那样把几片薄薄的锅炉钢铆接在一起的大铁盒子,在专门的武器面前不过是换个死法!
于是传承千年的铸造工艺被重新拾起来:
用这种方式制造的炮塔结构完整、受力均匀,可以很好地分散遭受攻击时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战争时期,苏军在很多非正规厂铸造的T-34坦克炮塔甚至用的还是泥模。但是从防御效果上来说,制造工艺复杂的轧制钢板要更胜一筹,且铸造炮塔如果掌握不好比例和注模、冷却时间的话,也会出现沙眼、气孔等问题,严重拉低防御效果。
▲铆接装甲防御薄弱,很快被淘汰。
▲为了简化生产,也有的坦克主要构件采用铸造,然后铆/焊在一起,图为英军“十字军”坦克。
但是装甲板的组装又需要专门的纯氧焊接设备,和大量的熟练焊工,这可不是铁皮柜子,焊接不达标的结果是:一发高爆弹都能把坦克震散架了!
▲这辆T-34/76尽管都被**殉爆炸飞了,但一体铸造的炮塔依旧保持完好。
▲这辆“猎豹”的整个战斗室已经崩塌,但各部分构件却基本完好,这就是焊缝工艺不达标。
二战期间,坦克装甲工艺上堪称巅峰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虎”式:
其炮塔主要构造和车体为热轧工艺一体成型制造——这结合了以上两者的优点但更麻烦得多,且沉重的炮塔护盾和车体正面装甲还要经过表面热处理工艺硬化。这些质量以吨计的装甲块已经不可能简单的高温焊融在一起,而是采用了榫卯工艺,让装甲板之间互相咬合来更加牢固并增大焊接面积…
这就是德国坦克产量始终不高的原因!
▲“虎”式坦克的炮塔是整块装甲板热处理弯曲成型。
▲这张后来被英军俘获的“鼠”式超级坦克炮塔更能说明德国人精湛的一体成型工艺;注意两炮塔之间已经被弯曲的构件正是“虎Ⅰ”的炮塔装甲板。
▲“虎”式坦克底盘与车体部分也是一体成型,图为工人正在为大轴和避震部件铣切开孔。
▲已经切好形状的装甲块和安装咬合后的样子。
▲遇到这种公差缝隙太大的,就只能用装甲垫片来补救。
▲在“黑豹”坦克的生产上,德国人改为预制构件的拼装+焊接,节省了部分生产工时。
彼时穿甲弹与坦克装甲对抗,比的是双方谁更有“耐力”:在弹体的动能耗尽之前,到底是装甲被“钻”开、还是弹头被“磨”光…
随着倾斜装甲的流行,为了解决“尖头弹”跳弹问题,在“普通穿甲弹”(AP)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风帽穿甲弹”(APBC)。
其原理是在“钝头弹”前面加了一个小风帽,从而保持和“尖头弹”一样的弹道特性;当接触到装甲表面的时候,轻质的风帽破碎,钝弹头则把全部的动能传递给装甲上,而不会像“尖头弹”那样被自身的磨损消耗掉——
是的,和“反装子弹”的原理是一样的!
▲美军“潘兴”坦克的90毫米APBC弹。
而后还出现了更复杂的“被帽风帽穿甲弹”(APCBC):风帽的作用还是修型、“被帽”等于是用经过淬火的韧性材料,在尖头弹前面加了个“钝头”;先在坦克装甲上刨个浅“坑”,然后尖头弹靠“转正效应”继续钻。
▲德国“黑豹”坦克常用的Pzrg40/42就是APCBC弹。
这就好比电钻在光滑平面上总要先钉出个着力点,才好扩大缺口嘛——
人类在毁灭事物时的创造力真的是无穷无尽!
不过以上甲、弹之争都或多或少带着舰炮技术的延续,随着战争的进程,好戏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