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兵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防军聘请西德“炸药物理学”专家曼弗雷德·海尔德为他们测试新型破甲弹对苏系坦克的杀伤效能。在工作中海尔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虽然HEAT弹可以轻松把T-55坦克炮塔200毫米的装甲打个“对穿”,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殉爆了**,则另一边的穿透力会大幅下降…
▲以色列不但把缴获阿拉伯国家的苏系坦克研究了个透,自己还装备了一部分。
这背后的原理引起了海尔德的专业警觉,回国之后他继续展开深入研究,并在1970年提出了“两片金属板夹一层炸药”的新型装甲设计思路,旋即申请了专利——这就是后来“爆炸反应装甲”(ERA)的鼻祖。
▲ERA的原理是用能量波来抵消能量波。
但是当海尔德向军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申请实用化研究经费后,无论是在联邦德军还是北约其他成员国那都石沉大海。1974年,郁郁不得志的海尔德只得重返以色列,在以军的资助下最终将这项研究成果转化为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应用的爆炸反应装甲:“夹克衫”(Blazer),并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大放异彩!
▲第一代的Blazer像给坦克打“补丁”一样,尺寸比较大。
▲以后的好像更丑了...
据统计,Blazer为以军装甲部队减少了约50%的损失。这之后,北约和苏联两大阵营才争相模仿,丰富了反应装甲的家族…
以上是通常流传的故事。
可问题是,60~70年代厄于苏军装甲洪流的北约集团,对任何反击与防御策略都不吝云霓之望的背景下,为什么忽视了海尔德的专利呢?
答案是:“乔巴姆”!
先看看苏联人的反应吧——
黎巴嫩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苏军坦克上就装备了“接触1”反应装甲…就是照抄这速度有点快吧?
▲“满身披挂黄金甲”往往是人们对苏系坦克的印象,但这是并不久远的事...
实际上“爆炸反应装甲”的现象早在二战时期就被苏联研究人员注意到,于1949年至60年代初开展了实用化测试;但投入的样品存在着引爆时机不准、互相之间串爆、以及对周围步兵杀伤的诸多问题…于是这项研究被搁置起来。
而根本原因恰恰是上期所述,苏联人已经发现了“复合装甲”的秘密!
▲苏军的研究中已经发现ERA对动能穿甲弹同样会起到破坏作用。
以T-64B坦克为例,炮塔正面两层均质合金装甲中间是排成两列的陶瓷球,陶瓷和金属之间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填充。这种高频陶瓷的特点是硬度极高,甚至超越普通钢材,而且陶瓷的分子密度大、极耐磨损…在面对动能“穿甲弹”时能更好地消耗弹芯的材质和能量;而在“化学弹”面前,破裂的碎片又被树脂包裹、起到分散射流的作用。
▲T-64B坦克装甲两层交替排列的陶瓷球是为了尽量不留死角。
单一材质装甲不管配方怎么改进,也只能做到对“动能弹”或“化学弹”一方面的有效防御;而“复合装甲”通过不同性质材料的组合与相互作用,可谓是鱼与熊掌兼得—— T-64B整体厚度不超过400毫米的炮塔正面,抗“穿”能力相当于均质装甲的435、抗“破”约520。
▲图为不同材质装甲材料的抗穿系数。
▲这张是抗破系数表(N值)。
到了T-72的时候,苏军更是放弃了加工难度较大的陶瓷球,改为玻璃纤维、石英夹层与均质合金堆叠,中间还留有一定的空腔;装甲的布置方式也不再是垂直于正面,而是斜向面对受弹部位:
这样当“动能弹”贯穿最开始的1、2片装甲板后,惰性填充材料受热和冲击的膨胀与位移,会把弹芯下一步的方向带偏、甚至“卡”在装甲板里。而对“化学弹”射流,这种位移就如同隔栅装甲的提前引爆一样,把本来1/10000秒内一鼓作气的事情变成了逐个击破…效果当然大打折扣了!
▲图为T-72坦克炮塔正面倾斜布置的堆叠装甲板。
T-72这种全新的“间隙装甲”,北约对其命名为NERA(Non-Energet Reactive Armour),字面意思是“非爆炸反应装甲”。据估算:T-72仅仅炮塔正面增加的205毫米NERA,防化学弹效果相当于600毫米均质装甲;而且可多次使用(位移幅度很小)、也不会“带走”周围的步兵
——ERA还香吗?
▲图为复合装甲板对化学弹的射流折断效果。
▲这是在面对动能弹时的应力扭曲。
这也是“乔巴姆”全部的秘密!
乔巴姆是英国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那里设有“皇家装甲研究院”。在冷战时期无所不在的情报渗透下,英国人在T-64还在测试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苏军“复合装甲”的部分技术资料…于是相关的研究很快展开,并在1971年的时候第一代配方的“乔巴姆”装甲问世。
体制外的海尔德当然不可能知道北约军队的最高机密,所以他的“专利”才碰了一鼻子灰!而关于“乔巴姆”和其他北约国家新一代坦克装甲上的类似配方,到今天都是高度保密的。
▲这是豹2A5坦克炮塔楔形装甲和侧裙内部结构——实际上也是ERA的一种变形,只不过中间的黄色夹层是惰性低爆速火药(产生的位移很小),故而也被算做NERA之列。
▲M1坦克的装甲结构图,和苏军的原理一样吧。
实际上“乔巴姆”也不是官方名称,是1976年《泰晤士报》报道这项新技术成果时引用地名而广为流传,几乎成了代名词——这中间固然有北约偷师苏联的不好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复合装甲”的原理并不复杂,难就难在不同材料的组合上,这需要海量的测试才能找到最佳配比,所以地面集团大国对各自的配方都守口如瓶!
除了苏联人…
▲这是矗立在“皇家装甲研究院”门口的“挑战者Ⅰ”坦克,以此宣示“乔巴姆”装甲的划时代意义——真是啥不自信就说啥。
回到1983年,苏军迅速装备了“接触1”反应装甲的问题——
生气啊!这明明是拉夫列杰夫教授早在1949年就提出的概念,居然被一个德国人注册专利?
▲苏军的ERA采用不同角度的两道装药层,效果更佳。
更气的是,北约国家这帮子一边嘴上喊着“坦克无用论”,却又各自都在偷偷研究新一代披挂重甲的主战坦克;并且针对苏系坦克的特点开发出了更长径比的钨合金APFSDS弹,还不讲武德的用上了贫铀弹…
在黎巴嫩战争中,惊艳的不仅仅是Blazer,而是以色列M48坦克上发射的“整体钨合金弹”——
弹芯深入药筒达14长径比、足以贯穿包括T-64、T-72、T-80在内的车体上首装甲!
▲台湾军队目前用的这种105毫米M426穿甲弹就是以色列生产的。
▲英军一种带减速环的120毫米线膛炮发射贫铀APFSDS,原理和上期提到的“G弹”一样,等于苏军发明的“小毒针”大家都抄会了。
于是早已技术储备的ERA被作为应急措施立刻装到现役坦克上,并且苏军在随后生产的坦克立刻有针对性的增强装甲,这就是被称为“多利·帕顿胸”的T-72B和全面改进的T-90。
▲咦, T-72也“隆胸”了?
在此有必要解释一下贫铀弹相对于钨芯弹优劣:
如前文所述,“复合装甲”的出现让HEAT的破甲效果大减,这时候的甲、弹对决又回到了物理消耗上——凭借着滑膛炮所赋予那根“毒针”的巨大动能,在自身被磨平之前一层层刺穿复合装甲带。
也就是为什么当前主流APFSDS弹芯长径比已超过20的原因。
▲一排一排的消毒针...不是,小毒针!
贫铀虽说在密度上比钨并不算拉开很大差距,但它带有“自锐性”——就好似削铅笔一样,在弹芯损耗过程中又始终保持在最佳锋利状态!
而钨合金要想达到这种“不钝化”的效果,就要施以复杂的“拉丝加工缠绕工艺”;要知道作为核工业废料的贫铀本身就比钨矿开采便宜得多哦!这才是美军大量使用贫铀弹的考量。
▲一种'多段式'钨合金弹头,用来对应复合装甲不同的“软”、“硬”层。
▲这张图更清楚,原理就和自动铅笔一样——磨完一层还有一层。
那苏联不也是核大国吗?其实苏军也有贫铀弹,但这玩意抗氧化特性很差,超过10年弹芯就脆了,所以苏军和解放军都是用过后就放弃了;至于美、英解决保质期问题是仗着财大气粗,还是什么特殊的抗氧化涂层,那就是不传之秘了。
▲考虑到美军的贫铀弹家族如此庞大,过了保质期就扔,不大可能吧?
但最关键的是:苏系坦克从T-64开始,清一色的自动装弹机——
弹体和药筒是分开的!
而超长弹芯的APFSDS恰恰只能深入药筒内,已经有点类似于现在大火的“埋头弹”了;不靠“长”那就只能靠“粗”来提升弹芯在消耗装甲过程中的“耐力”…这样的话贫铀弹的“自锐性”就体现不出来了,也就没必要继续搞了。
▲要这样,超长的弹芯才得以安放。
▲这就限制了“长度”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苏系坦克会被突然出现的长径比APFSDS和贫铀弹摆了一道的原因!
事实上,针对80年代后甲、弹之争的技术革新,苏军已经在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一代主战坦克、重新找回“平衡”;但由于举世皆知的原因,这场对抗被整整延后了20年——直到“阿玛塔”:
▲ T-14“阿玛塔”坦克装备后,有一群“砖家”说:这种坦克没用...
▲但德军和美军的身体很诚实嘛!